2021年年初,武漢一座過街天橋火了,這是全國首座抗疫主題天橋,位于武漢同濟醫院門口,護欄玻璃上刻滿了全國各地援鄂醫療隊的隊名和人數。
路過此橋,有人深鞠一躬,有人留下2021年第一行熱淚。
橋,對武漢有特殊意義,武漢因橋而通,因橋而興??梢哉f,沒有一座座橋將武漢三鎮聯通,就沒有如今的大江大湖大武漢。將“救命恩人”的名字刻在橋上,表達了武漢人最高的崇敬。
橋,見證武漢成長
中鐵大橋局副總工程師李興華每天都到鸚鵡洲大橋江灘公園散步,從1981年來武漢工作,李興華的工作生活就與橋密不可分了。
上世紀80年代,武漢只有一座長江大橋,人們過江只能坐輪渡。冬天,江面起霧,輪渡停運。有的人跨江上班,早晨4:30分就要起床,才能在8:00前趕到單位。
武漢需要橋是因為其特殊地形。
長江、漢江從武漢市中心橫貫而過,形成漢口、武昌和漢陽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兩條大江,一百多條河流,將武漢“切割”成拼圖式的城市版圖。
20世紀初,即便京漢鐵路、粵漢鐵路已將南北大動脈打通,作為連接點的武漢卻一直沒有一座橋,火車過江要拆卸后靠輪渡運到對岸,再組裝上路,十分不便。
新中國成立后不久,1957年10月,“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這是新中國第一條跨越長江的鐵路公路兩用橋,大橋將被長江分隔的南北鐵路連為一體,形成了完整的京廣鐵路,對促進中國南北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毛澤東曾用“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形容武漢長江大橋。1957年出生的武漢人,很多人名字里都有“橋”“大橋”。
1995年,長江二橋建成。此后,武漢以幾乎每兩年新建一座橋的速度快速發展。武漢境內水系數十座橋梁次第建起,跨越長江、跨越漢水、跨越湖泊,將三鎮緊密連接。
一橋貫通,兩岸蝶變。
武漢的橋帶來了人流、車流、信息流,促進了過江通道兩端的經濟發展。
楊泗港大橋連接二環線,大橋通車后,附近居民過江時間從兩個小時縮短至半小時。長江二橋建成后和一橋形成了一個環線,串聯起武廣商圈、徐東商圈、中南商圈等幾大商圈。
武漢長江二橋的漢口一側,破敗的永清片區被江灘公園、高檔住宅和寫字樓、商業中心所代替;白沙洲、軍山、陽邏、天興洲等長江大橋,不僅讓武漢三鎮更加通暢,而且助推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東西湖開發區、陽邏開發區等眾多經濟開發區的快速發展,成為拉動武漢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
橋,見證武漢速度
2020年1月23日,武漢因新冠肺炎疫情按下“暫停鍵”。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作為城市交通主要通道,武漢的橋以獨特方式守護著武漢人民。
比如,在嘉魚縣疫情防控期間,武漢中交沌口大橋公司所轄潘家灣收費站是唯一可以通行綠色蔬菜運輸車的站點。疫情期間,這里每日要保障運輸5000噸優質蔬菜。
作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頭戲,建橋工程也是武漢最早一批復工的工程,即使是新冠肺炎疫情也沒能阻斷武漢乃至湖北省的建橋速度。
2020年3月24日,武漢首座復工橋梁——江漢七橋宣布復工,11月1日,青山長江大橋通過交工驗收,武漢境內第11座長江大橋拔地而起。

2021年1月8日,湖北省交通運輸廳發布,十三五期間,湖北長江大橋建設任務超額完成,共建成長江大橋11座,另有5座在建,增幅居全國第一,建設力度和速度創歷史之最。
1月11日,江漢七橋主橋橋面貫通,向“五一”前通車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建橋速度映射出武漢城市經濟的飛躍。大橋建設滿足了過江需要,推動了武漢市經濟快速發展。同時,經濟的發展又加快建橋的步伐,兩者相輔相成。
建設一座長江大橋需要數十億元乃至上百億元,投資巨大,需要雄厚的財力。因此,武漢一橋與二橋之間才相隔了38年。
2000年,武漢市GDP不到2000億元,捉襟見肘的財力決定了大橋建設速度不快。此后,武漢市經濟加速發展,2010年GDP超過5500億元,到2015年再翻倍,躋身“萬億俱樂部”,2018年逼近1.5萬億元,這一時期,武漢江面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長江大橋。
橋,推動武漢創新
橋不僅使隔江三地聯系越來越緊密,還見證著武漢構建起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水運升級、高鐵樞紐、每年開通1~2條地鐵……“九省通衢”武漢借助綜合交通優勢,以及充足的人才儲備,近些年已建立了相當完整的產業體系,包括光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綠色環保等四大世界級產業集群。
除此之外,武漢橋梁產業算是產業體系中的“武漢特色”。
李興華剛工作時,每建一座橋梁還需要專門制作模型作參考,從2000年以后,就不需要這個環節了,靠計算機仿真分析即可代替。新材料、新工藝都在不斷升級,建橋用的基礎材料,承重力不斷提高,給橋梁大跨越提供有力支撐。這些細節背后都是科技進步的結果。
科技創新還帶領武漢建橋軍團走向世界。世界建成跨度1000米以上的懸索橋有28座,中國就占11座,其中七成以上由武漢建橋軍團建設,中國橋梁技術已躋身于世界領先水平。
目前,武漢橋梁產業已達千億級規模,武漢正抓住新基建機遇,補齊“橋都”的產業鏈,通過穩鏈強鏈,覆蓋橋梁設計、建造、監理、材料等全產業,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新冠肺炎疫情使武漢經濟遭受重創,經過近一年的恢復,2020年12月的武漢又上“熱搜”,前三季度武漢GDP排進全國前十,整體經濟復蘇態勢強勁。
從2020年4月8日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至第三季度末,近300家國內外500強企業來漢洽談合作,上千企業家帶來一大批項目,半年時間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超過6000億元。
武漢的橋與這座城市一起恢復了往日活力。未來,武漢還要建更多的橋。
2020年9月,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武漢市疫后重振規劃(三年行動規劃)》提出,重點建設雙柳、漢南、白沙洲、光谷、堤角、二七等6座過長江通道和江漢八橋、江漢九橋等4座過漢江通道。
武漢市規劃研究院總體規劃所所長林建偉認為,武漢新建的10座過江通道將更好地發揮武漢市輻射引領作用,促進武漢周邊城市發展。
2021年元旦,武漢長江邊燈光秀流光溢彩,楊泗港大橋上掛起紅燈籠,武漢本地姑娘李靜(化名)在下班路上看到,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武漢最難的一年終于快過去了。新的一年要來了,新的武漢也要來了?!?/span>
華南設備租賃有限公司(橋梁檢測車出租電話:180-7630-4895)經過十幾年的艱苦創業,現成為一家專業的橋檢車出租、防撞車出租、防撞緩沖車租賃、橋檢車租賃、路橋檢測車出租、路橋檢查車租賃、橋梁檢查車出租、橋梁檢測車出租、橋梁噴漆車租賃的企業。作用于各種路橋養護工程施工,橋梁伸縮縫,交通安全設施的銷售、安裝與維護。 公司有宇通、杭專、徐工、14米、16米、18米、20米、22米等橋檢車,為您提供便捷、快速、方便、實惠的租賃服務,24小時開通租賃熱線,隨時隨地竭誠為您服務。
